标准是引领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部署产品碳足迹核算、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急用攻坚,绿色低碳产业、数绿协同领域标准创新引领,节能节水、绿色制造领域标准提升更新等三大行动,明确未来三年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提出加强标准化技术能力建设、政策标准衔接、标准贯标达标等保障措施,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工作效能,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实施方案》宣贯解读,凝聚各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力量,持续推动重点标准清单滚动更新,扎实推进清单内标准研究与应用实施,用高质量标准擦亮新型工业化底色。
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信厅科〔2025〕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领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我部组织编制了《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5年6月13日
?
?
?
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
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要求,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支撑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和目标导向,以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引领,加大绿色低碳领域标准创新和供给力度,实施支撑工业和信息化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准体系。到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二、标准急用攻坚行动
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供给。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为重点,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积极推进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范围,条件成熟的可直接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实施基础好的团体标准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按照急用先行原则,优先聚焦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以及其他减排贡献突出、市场需求迫切、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积极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等标准研制。
资源综合利用标准。聚焦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制定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建设指南标准。重点制修订磷石膏深度净化、赤泥分质降碱等源头减量技术标准。制修订固废源头减量效果评估标准。制修订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赤泥提取铁、铝等技术标准,以及赤泥制备粉体材料、胶凝材料、建筑陶瓷材料等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制定热解法、溶剂法光伏组件综合利用标准,退役风机叶片破碎分选技术标准。制修订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以及电动自行车废锂离子蓄电池规范贮存、安全放电、拆卸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标准。围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旧轮胎、废纸、废旧纺织品等量大面广的再生资源,制定废料检测、来料加工和成品质量等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加快制定机电产品旧件检测、无损探伤、表面修复等再制造标准。
三、标准创新引领行动
新能源产业链标准。推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氢冶金、清洁低碳氢合成氨、甲醇、航空煤油等标准规范研制,完善水电解制氢、氢燃料电池和氢动力轨道交通等氢能装备相关标准。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光伏、风电、新型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等技术标准规范制修订。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标准。着力推动惰性电极、湿法阴极、多极槽技术标准研制,以及电解铝柔性电解、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及余热回收、多种类异质可燃固体废弃物替代燃料制备水泥、储能储热装置与企业煤气发电、余热发电耦合等技术标准研制。加快电弧炉、电锅炉、电炉窑、电加热装备、热泵、大功率电储热锅炉等电能替代工艺装备标准研制。加快完善环保装备产品性能、应用选型和效果验证标准研制,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和产业集群评价类标准体系。推动制修订重点产品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标准,配套完善检测方法及仪器性能评价、有害物质信息传递及材料声明、符合性评价规范等标准。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标准。聚焦数据中心、5G基站等数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液冷、高效供配电等标准制修订。围绕重点行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典型场景应用,推动制修订一批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应用标准,支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赋能核算核查、技术工艺、监测评价、管理服务等领域标准。加快数字化能碳管理、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数字化赋能管理效率提升、智能分析监测、绿色低碳技术验证等领域标准研制。
四、标准提升更新行动
工业节能标准。适时制修订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领域能耗限额标准,以及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工业锅炉、信息设备等重点产品能效等级标准。加快制修订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余能利用技术规范等标准。制修订系统和设备的节能运行、经济运行、系统优化等运行维护类标准,以及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能源能效检测、能量平衡测算、节能监测等计量和检测类标准。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制修订工业节能监察、节能诊断服务技术规范等标准,以及能源绩效评价、节能技术评价、系统评价、产品设备评价等能效评价类标准。
工业节水标准。重点推动工业节水和水效提升相关术语定义及分类、水计量器具、数据采集及分析、节水计算规则和方法、水质检测方法等基础通用标准制修订。围绕钢铁、石化化工、纺织等传统重点用水行业和光伏、芯片、数据中心等新兴用水行业,完善取(用)水定额、节水型企业/园区等标准,持续推进工业节水技术装备应用、工艺流程优化、节水材料以及智慧水务、节水诊断、合同节水、水系统水平衡监控及测试,以及企业、园区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等标准制定。
绿色制造标准。重点推进绿色制造领域基本概念、技术、方法、管理和服务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标准以及标志标识等标准研制。加快制修订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绿色工业园区评价通则、绿色供应链评价通则、绿色设计技术规范等通用标准,配套完善重点行业绿色工厂建设指南,同步推进绿色工厂评价分行业标准的迭代更新。
五、保障措施
附件: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重点研究方向(2025—2027年)
温馨提示
查阅“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重点研究方向(2025—2027年)”,请访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www.miit.gov.cn)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编辑:李享
复审:王彩英
终审:刘伟林、赵曼琳
往期推荐
热门文章
行业数据
热门专题